模擬法庭智慧教室是指依托多媒體、人機交互、數據庫和網絡通訊等信息技術,構建高度符合的模擬實驗環境和實驗對象,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中開展實驗,達到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教學效果的一種實驗教學模式。與通常的實驗教學形式不同,對于法學專業學生而言,除了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獲取法學理論知識外,還需要進行法律實務的思維訓練和技能提升;不僅要具有扎實的法學基礎知識,還要有靈活的法律分析和判斷能力、訴訟與非訴訟案件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這些僅僅依靠教師傳授的課堂知識難以真正掌握,而通過模擬法庭教學實訓系統,利用一系列相關課程的軟件學習、模擬,逐步提高學生的法學實戰技能,最終使法學專業的廣大學習者從容不迫地面對就業市場和就業環境。因此,模擬實驗教學對于法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具有如同理工學科的學生相同的實踐培養意義。
模擬法庭實驗室的核心功能在于情景模擬,法學實踐教學利用情景模擬的原理,能夠補充理論教學脫離社會實踐的缺失,使學生掌握實踐操作能力,畢業后即可很快適應各行各業對法律服務的需要。模擬法庭的建設是法學教學方法創新的根本途徑,對于法學教育從“理論導向”向“職業導向”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模擬法庭建成后,將加強學校課程建設,探索實踐型教學模式,增加教學亮點。
學生經過平臺訓練了解法律實務問題,便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增強就業競爭力;能夠利用模擬法庭對法律職業人進行培訓,不但有利于提升法律職業人的實務操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社會整體的法律知識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奠定基礎。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法學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體現在法律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協調合作能力等方面。模擬法庭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多門法學知識,從前期準備到后期開庭都需要學生熟悉各個司法環節,通過對案件的模擬可以鍛煉學生運用法言法語的能力、法律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合作能力。數字化模擬法庭通過錄播功能,將模擬審判的過程重新還原,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前面的模擬庭審找出庭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模擬審判的準確性,以便于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使得他們所掌握的知識不僅僅是學術的,而且是職業的。
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教師的發展是學生發展的前提。法學教育對法學專業的教師要求更高,法學教師除了理解和掌握法理、法條,還應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要求法學教師成為“雙師型”教師,既懂理論又能實踐。模擬法庭的建設可以將司法部門的真實案例引進校院,通過對案件的觀摩和參與可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為教師的發展提供平臺。
另外,還能夠利用實驗室開展課題研究、教師交流培訓、以及其它科研工作,從而不斷提高師資專業化水平。
對于傳統的文科性法學專業而言,技術信息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如何通過更為豐富的手段強化法學專業學生的實戰能力,提高實務經驗是擺在每個法學專業院校面前的十分嚴峻的任務。通過模擬實訓、模擬審判法庭等手段,不僅可以有效改變傳統教學所帶來的機械、抽象和程式化的教學效果,同時借助于法庭實訓技術及模擬真實場景等手段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虛擬實驗項目,將為院校的綜合教學和科研實力帶來更高的發展平臺。
本文標題【模擬法庭智慧教室建設的意義】
鏈接地址:http://m.xh-tec.com/news/1307.html轉載請帶上鏈接
了解更多產品信息,詳見視通科技網站